可灵正在成为驱动快手业绩增长的第二条曲线。

11 月 19 日,快手科技(01024.HK)公布今年三季度成绩单,财报显示,三季度快手总营收同比增长 14.2% 至 356 亿元,第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69.9% 至 53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26.3% 至 50 亿元。

“AI 在给业务赋能的同时,也在内部组织基建上实现质效提升。可灵 AI 在商业化营收上也不断取得突破,预计 2025 年全年收入将达到 1.4 亿美元(约 10 亿元),较年初制定的 6000 万美元(约 4.3 亿元)目标提升超过 100% 以上。”快手 CFO 金秉表示。

快手科技创始人兼 CEO 程一笑表示,得益于 AI 能力在快手各业务场景中的深度融合,本季度再次实现了稳健的运营指标与财务表现。展望未来,快手将持续推进 AI 战略在多元业务场景中的落地,以实现更高运营效率。

  谈可灵 AI:保持在C端应用场景的探索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程一笑表示,当前视频生成赛道涌现出众多来自互联网大厂与创业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参与者,这一方面体现出视频生成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优质赛道,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行业仍处在快速技术迭代和产品形态探索的早期阶段。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正在通过竞争加速进步,推动视频生成技术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渗透更多应用场景。

谈及产品定位与竞争策略,程一笑强调,可灵的愿景非常清晰——“让每个人都能用 AI 讲出好故事”,随着 Sora 2 等产品将视频生成与社交互动深度融合,C端消费级应用的落地进程明显加快,这也让公司对视频生成的商业化空间更加乐观。

“当前我们的主要精力依然是面向专业创作者,提升其使用体验和付费意愿,但我们也会保持在C端应用场景的探索,在未来合适的时点,将可灵的技术能力进一步产品化,与社交互动结合,加速C端应用的商业化。”

程一笑表示,2025 年被广泛视为 AI 走向深度应用的关键元年。以多模态生成和 Agent 为代表的新一代 AI 技术,正在探索更加高效且贴近用户需求的应用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快手也正逐步构建起一套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立足现有业务场景,加速 AI 落地的完整技术与应用体系,赋能内容生态、商业生态和内部组织基建。

在内容生态赋能方面,快手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可依 Kwai Keye 展现出强大的视频理解能力,基于该模型升级的下一代标签系统 TagNex,可实现更精准、更全面的内容理解,目前已应用于内容冷启动、内容多样性建设、新兴趣探索等多个核心场景应用,推动人均 APP 使用时长提升。

金秉表示,除可灵本身外,快手在其他 AI 业务赋能方面也同步增加了相关资本开支。综合来看,公司预计 2025 年集团整体 Capex 支出将较去年实现中高双位数的同比增长。

  谈电商:在整体消费仍偏理性的环境中,双 11 表现符合预期

财报显示,三季度快手其他服务收入由 42 亿元增加 41.3% 至 59 亿元,主要是由于电商业务及可灵 AI 业务的增长。电商业务的增长表现为电商 GMV 的增加。可灵 AI 业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先进的 AI 技术及卓越的产品性能。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双 11 表现及未来1–2 年电商增长驱动因素,程一笑表示,在整体消费仍偏理性的环境中,快手依托全域经营体系与高黏性私域关系,双 11 期间交出了一份“符合预期”的答卷。

据介绍,今年双 11,平台投入 180 亿流量激励、20 亿用户红包及 10 亿商品补贴,以提升商家成交转化和买家活跃度,珠宝玉石、茶酒健康、大服饰以及生鲜食品等品类表现亮眼,GMV 成交破千万的商家数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此外,快手在货架场重点围绕核心商品推出“大牌大补”“超级链接”等项目,今年双 11,大牌大补百万 GMV 单品数同比增长超 77%,搜索场景的电商 GMV 同比增长超过 33%。

用户规模方面,三季度快手应用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 4.16 亿,连续三个季度再创历史新高;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 7.31 亿。用户黏性也进一步增强,三季度平台双关用户的日均私信渗透率同比提升超3%。

值得注意的是,程一笑还透露,在内容审核方面,已将 AI 大模型应用于用户画像、内容识别、评论识别等多个场景,目前,平台内容通过 AI 初审率超过了 99%。此外,客服团队也借助 AI 技术实现了用户咨询前置分流、智能辅助和知识沉淀等高效赋能。目前,超过 70% 的用户咨询量直接由 AI 智能客服完成、响应并解决。